同方計算機(蘇州)有限公司是一家2019年搬入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的計算機研發生產企業,2020年該公司實現進出口貨值近10億美元,同比增長23%。而這一切正得益于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政策。
試點成效顯著
銳意改革點燃發展引擎
“我們公司剛開始不太了解一般納稅人政策,沒有參加試點。蘇州工業園區海關了解到我們企業的情況后,根據公司的業務結構,提出了兄弟公司同區域經營的建議。我們就從區外搬到了區內,兩家兄弟公司毗鄰經營,有效降低了人力和廠房經營成本。”同方計算機(蘇州)有限公司關務經理鄭敬修介紹道。
據悉,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為綜合保稅區內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改革紅利,為綜保區的發展掀開了新篇章,解決了長久以來困擾綜保區發展的制度性障礙,是促進綜保區轉型升級的一項含金量極高的重要改革舉措,具有里程碑意義。
“今年我們集團在綜保區內成立了第三家公司,協同經營的布局幫助我們實現了保稅與非保稅、國內與國外市場的良性循環,集團的研發、生產、銷售、售后服務等功能高度集聚,公司市場競爭力大幅提升。”鄭敬修說。
多重利好疊加
惠企減壓釋放發展活力
作為第一家參與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的企業,康普科技(蘇州)有限公司享受到了增值稅全額抵扣,實現了區內區外稅負公平,一年就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約150萬美元。
自試點以來,園區越來越多的企業在一般納稅人試點中嘗到“甜頭”,多重利好疊加,有效增強企業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能力。
康普科技運營總監劉書禹說:“近期,我們公司又收到了園區海關送來的一項政策禮包。”原來,康普科技的內銷貨物需要逐票申報過卡,面臨較大的物流成本和庫存壓力。蘇州工業園區海關針對該問題多次研究探討,提出“整報分送”的內銷模式并獲得南京海關支持同意。“在這種模式下,我們可以采用提前補稅的方式集中內銷,壓貨周期平均縮短5天,物流成本節約了近20萬元”。
“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政策為企業扎根綜保區發展注入了強心劑。特別是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該項改革措施為綜保區企業快速復工達產、提升競爭新優勢、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提供了強有力支持!”蘇州工業園區海關駐唯亭辦事處監管一科科長姜艷秋表示。
據統計,截至2020年年底,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企業已突破27家,試點數量居全國首位。2020年試點企業實現保稅貨物進出口20.1億美元、保稅貨物內銷1.76億美元、內銷征稅1.65億元,非保稅貨物進出區424億元。
作者 姜艷秋 王嬌龍
《蘇州日報》2021年01月22日B02版